歡迎來到廣東艾斯瑞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網(wǎng)站!
品管儀器優(yōu)質(zhì)供應商,提供放心的實驗儀器
服務熱線

服務熱線:137-2649-6623(劉小姐)
189-2299-1715(陳先生)
189-2688-9048(張小姐)

艾斯瑞Asri


艾斯瑞新聞中心NEWS CENTER
您的位置: 首頁 -> 新聞中心 -> 紡織品透濕度性能測試有那些方法?
紡織品透濕度性能測試有那些方法?
就單一指標評價方法而言,測試織物的防水、透濕、保暖等性能有不同的理論依據(jù),各國標準也不一致。檢測方法有很多種,結果往往很難比較。而測試方法和相應的指標可以定性或定量地評價和描述織物的性能,有利于生產(chǎn)部門對服裝或織物的質(zhì)量控制和產(chǎn)品設計。綜合指數(shù)評價法測定的織物動態(tài)熱濕傳遞性能符合服裝穿著的實際情況,但舒適性的評價需要結合主觀評價法進行綜合分析。

一、單指標評價法
單指標測試法具有操作簡單、儀器成本低、易于維護的特點,但適用范圍太小。例如,防水性的標準適用于經(jīng)過防水處理的織物,如防水服裝、雨衣、鞋面、防水油布、帆布等。,透濕杯法適用于厚度小于10 mm的織物,另外,單指數(shù)評價法是一種簡單的熱濕傳遞研究方法,只考慮織物兩面的溫差或水汽濃度差,而織物兩面的溫差和水汽差同時存在,織物中的熱量和水汽在時間上相互傳遞和相互作用。單一指標測量法可用于評價服裝材料和簡單服裝系統(tǒng)的熱濕特性,但很難將結果應用于真實的服裝系統(tǒng)。

防水性
以水基測試為例。根據(jù)織物的實際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,用各種相應的指標來表示。根據(jù)測試原理,可分為靜水壓力、表面潤濕性、吸水性三大類。靜水壓力法主要用于測試高防水涂層或層壓復合織物的防水性能,如帆布、油布、防雨服布等。,但不適用于松散組織密度較低的織物。表面抗?jié)櫇裨囼?,又稱潤濕試驗,是雨衣面料和帳篷布防水性能指標中不可或缺的一項。但這種方法只測量織物表面的親水性或疏水性,不能用來測量織物的透水性,因此不能用來評價防水布的滲透性。模擬雨水測試方法模擬暴露于雨水中的織物的雨水滲透性。通過測量測試程序中樣品吸收的水,記錄通過樣品收集在樣品杯中的水的量,并評價一些已經(jīng)或沒有經(jīng)過防水或拒水處理的織物的雨水滲透性。這種方法簡單,但是不容易鑒別出拒水性好的面料,所以需要其他的測試方法。吸水率測試法用于測定經(jīng)防水透濕處理的織物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后的增重率。主要用于測定織物經(jīng)拒水整理后的拒水性,很難通過噴涂或噴涂試驗來判斷織物的拒水性。這種方法簡單方便,還可以測定織物的抗?jié)裥浴?/span>

二、透濕性

1.透濕杯法
杯法分為蒸發(fā)法和吸濕法兩大類。蒸發(fā)法可分為正杯法和倒杯法。用正杯法測量織物的透濕性時,隨著時間的推移,水蒸氣蒸發(fā)后杯內(nèi)水位會下降,織物兩面的水蒸氣壓差會發(fā)生變化,從而影響透濕性的測量結果。為了除水汽壓差變化帶來的實驗誤差,可以用倒杯法測量織物的透濕量。
蒸發(fā)法模擬的是汗液蒸汽滲透織物的速度,適用于測量織物的透濕性,而吸濕法模擬的是干燥物體經(jīng)過塑料薄膜和包裝紙包裝后的吸濕程度,因此更適用于防潮包裝材料的透濕性測試。對于透濕性高的織物,杯中的干燥劑很快吸收水分并達到飽和,導致抗?jié)裥栽黾印A硗?,由于表面干燥劑容易吸收水汽,底層干燥劑不能及時在表面更換,也造成吸濕能力下降,影響實驗結果,所以吸濕法不適合測試透濕性高的織物。透濕杯法因其原理簡單,在我國被廣泛用于測試透濕性,尤其是在仲裁中。

紡織品透濕度性能測試有那些方法?

2.皮膚模型方法
皮膚模型法使用一個散發(fā)濕氣的保護熱板(通常稱為“皮膚模型”)來模擬接近人體皮膚的熱濕傳遞過程。該儀器通過測量不同織物在35℃的皮模恒溫條件下,在散熱或透濕過程中所消耗的功率,從而獲得織物的熱阻和阻濕性能,進而評價織物的熱濕性能。儀器采用高精度溫濕度傳感器,大大提高了儀器的測試精度和穩(wěn)定性。這種方法測試的是皮膚與環(huán)境之間恒溫恒濕條件下的透濕性或抗?jié)裥?,與大多數(shù)實際穿著情況不同。此外,水是由水泵供給的,這使得水面周期性波動,從而影響實驗結果。另外,與透濕杯法相比,這種測試方法復雜、昂貴,對環(huán)境要求高,國內(nèi)企業(yè)很難實施。

3、保暖
GB/T11048—2008《紡織品在生理舒適穩(wěn)態(tài)條件下熱阻和濕阻的測定》是在原有的紡織品隔熱性能靜態(tài)平板法的基礎上,增加了國際主流的通風、蒸發(fā)和熱板法測試熱阻和濕阻的測試方法。因此,在防水透濕的濕阻測量上,增加了原來單一的隔熱性能測量,即熱阻,成為綜合性能考慮。這兩種方法分別指ISO11092[12]]和ASTMD1518[13]。
兩種方法在隔熱性能的熱阻測試中原理相同,即樣品覆蓋在電熱測試板上,測試板及其周圍和底部的熱保護環(huán)(保護板)可以保持相同的恒溫,這樣電熱測試板的熱量只能通過樣品散發(fā)。當環(huán)境達到一定條件時,可以通過測量樣品的熱通量來計算樣品的熱阻。不同的是,靜態(tài)平板法要求空氣流速≤0.1m/s,即靜止狀態(tài),而通風蒸發(fā)熱板法要求加濕空氣以1m/s的速度平行于樣品上表面流動。當測試條件達到穩(wěn)定狀態(tài)時,通過測量熱流率來計算樣品的熱阻。此外,通風蒸發(fā)熱板法不僅考慮了風速對熱阻的影響,還增加了耐濕系數(shù),考慮到人體汗液會帶走熱量從而影響熱阻的因素,還測量了耐濕系數(shù)。

三。綜合指數(shù)評價法
與單一指標評價法相比,綜合指標評價法具有組合性、快速性和應用廣泛性的特點,但其表達單一性能的能力較弱。吸濕速干的測定適用于各種紡織品和制品,也是測試吸濕排汗織物性能的主要方法。同時測試織物兩面的溫差或濕度差,以反映熱濕傳遞情況。熱虛擬法克服了單一方法只能測試織物的隔熱性或熱阻,而不能多方面反映服裝的隔熱性的缺點。測試結果溫度小,誤差小,是測量服裝熱阻的較好方法。小氣候法通過對小氣候的綜合測量和分析,更接近人體的生理感受,能更有效地表達實際穿著情況。

1.吸濕快干
目前國內(nèi)評價織物吸濕速干的指標很多,測試儀器也很多,但一種儀器并不適合測試所有織物的導濕性能。許多測試儀器可以用來評價不同織物的透濕阻抗,它們都有各自的優(yōu)缺點。2008年,我國發(fā)布了標準GB/T21655.1—2008《紡織品吸濕速干性能評價第1部分:單項組合試驗方法》。該方法通過評價兩種指標來評價吸濕速干產(chǎn)品。評價吸濕性需要檢查的指標有:吸水率、滴擴散時間和芯吸高度;評價快干性需要考察的指標有蒸發(fā)率和透濕性。這個標準可以看作是上述一些單項指標評價方法的綜合。該方法簡單,易于操作,測試速度快。該指數(shù)的確定為評估織物的吸濕排汗性能提供了參考,有利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功能性紡織品市場。
但由于人體出汗是一個動態(tài)過程,單一的組合測試方法只反映了熱量或液態(tài)水傳遞的單個或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,而且是在一個靜態(tài)時間點的測試結果[14],不能多方面反映液態(tài)水傳遞的全過程。為了反映織物中水分轉移的整個動態(tài)過程,國家質(zhì)檢總局發(fā)布了GB/T21655.2—2009《紡織品吸濕速干性能評價第2部分:動態(tài)水分轉移法》,規(guī)定了紡織品吸濕速干性能液態(tài)水動態(tài)轉移性能的測試方法以及該性能的分級評價方法。通過測試織物潤濕時間、變化吸水率、大潤濕半徑、液態(tài)水擴散率、單項轉移指數(shù)、液態(tài)水動態(tài)轉移綜合指數(shù)等指標,反映液態(tài)水在紡織品中的動態(tài)轉移過程,從而評價紡織品的吸濕速干排汗性能。
紡織品吸濕速干評價標準一部分:原理簡單,測試方便。第二部分通過測試織物中水分的動態(tài)傳遞特性,分析織物的液體水分管理功能,實現(xiàn)綜合評價。相比較而言,這部分測試儀器更加準確和多方面,特別適合評價織物的吸濕排汗性能。

2.熱濕傳遞
由于服裝的熱舒適性受空氣層厚度和皮膚與服裝間氣流變化的影響,織物的傳熱系數(shù)、克羅伊值或熱阻可用蒸發(fā)熱板法或靜態(tài)平板法測定,但難以多方面反映服裝的熱舒適性。在國際上,暖體假人的測量方法通常用于科學、定量地測量和評價服裝的隔熱性能,在我國也廣泛應用于軍服和勞保服裝配置。該方法模擬人體的實際穿著,綜合考慮服裝與人體的貼合程度、皮膚與服裝之間的空氣層厚度、氣流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。通過測量服裝內(nèi)的溫度、濕度和功耗,計算出服裝的熱阻。目前,第三代可以模擬人體出汗的人體模型,可以通過測量服裝內(nèi)的溫度、濕度和耗電量,計算出服裝的熱阻和阻濕性能。但是暖體假人的實現(xiàn)條件比較高。并且難以模擬人類活動的真實狀態(tài),模擬程度有待提高,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仍有很大的局限性。小氣候法不能反映服裝形態(tài)差異帶來的熱濕傳遞性能的差異,難以多方面反映人體穿著時的實際感受。因此,有必要對人體進行服裝測試,并結合主客觀評價方法進行綜合分析。

紡織品透濕度性能測試有那些方法?


咨詢熱線
137-2649-6623(劉小姐)
159-9277-8024(池小姐)
189-2688-9048(張小姐)
地址: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(zhèn)永慶村永慶工業(yè)三區(qū)建業(yè)路3號
廣東艾斯瑞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? 2018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網(wǎng)一科技 [BMAP] [GMAP] [后臺管理 ] 粵ICP備18020420號 【百度統(tǒng)計